找到相关内容347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“上生结社”到“慈宗学会”

    慈宗之修习法阐述出来,以备修习者之借鉴也。慈宗智藏渊如大海,经、律、论、杂藏全备;禅、密、律、教法皆容;戒、定、慧、解脱和解脱知见五法贯穿;四谛、十二因缘、十善、四念处、八正道、、六度齐修。下摄...弥勒;龙华三会,愿登彼岸。罗(那)眷属,永辞灾障。亡过代及亡父母,三代考*,清体灵识。并愿花台受气,速证无生。穷无穷之世界,尽无尽之苍生。俱沐胜因,咸登觉果。                    ...

    明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4249407.html
  • 巴利文词汇集

    种对象:身、受、心、法。  -觉悟的项因素:念(明记不失)、择法(观照的智慧)、精进(努力)、喜(愉悦)、轻安(心与心所的平静)、定(专一)、舍(心的平等中性;并非指舍受)。  法-用在不同的...有两种心:道心与果心。这八种出世间心皆以无为的涅盘为对象,但它们的作用不同:道心能彻底灭除烦恼;果心能体验灭除烦恼后的解脱程度。清净:一、戒清净 二、心清净 三、见清净 四、度疑清净 五、道非道智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4349839.html
  • 佛法的基本内容和佛教经籍

    次第定、三三昧等。从定而后能引发(3)慧。慧是分别一切法的自相特殊性与共相一般性,通达四谛的道理,而有断除迷惑证悟真理的作用。 戒、定、慧三学包括四念住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、八正道等...简称。简单地解释,凡是抱着广大的志愿,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苦恼中救度出来,而得到究竟安乐自度度他;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,而得到彻底的觉悟自觉他--这种人便叫做菩萨。   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2550201.html
  • 增上信学

    ,一套非常正轨的方式来进行,那么能开发般若慧的定,有个先决条件,就是要有健康的心态,也就是能维持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的规范下,在我们良心考核之下,可以得到平安的状态下,才能达到开发般若慧的定。问题来...看出来人格完美的成份,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。   四预流   在修道的过程中来看,是要发现到人心的许多困难,生活上的许多麻烦、人际关系或人与环境问的问题存在,而很难得自由自在,有这样的忧患意识存在...

    杨郁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3951725.html
  • 佛教布萨制度的研究

    四分律》的记载,佛陀指示比丘们在布萨时,应为信众说《契经》(即《杂阿含经》)。《五分律》说得比较详细,说比丘布萨时,应赞叹佛、法、僧三宝,说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、八正道等三十七...,(台北,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),页273。  [2] 印顺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》,(台北,正闻出版社,民国八十一年,版)页216。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罗 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0551880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法僧三宝》(2)

    限量的事理彻底否定、消灭;□空有空空的意思,彻底否定一切自性和摧毁一切空执;□空有不可得的意思,如虚空,不可取得,不可把捉。   □又作菩提分、。即为追求智慧,进入涅槃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。三十七道品可分科如下:□四念处;□四正勤;□四如意足;□五根;□五力;□;□八正道。   □即菩萨摄受众生,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,以至开悟的四种方法。四摄事又作四摄法、四集物,简称四摄、四事、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651970.html
  • 佛陀感召下的道德律令

    三界生死,异于初果等,故名真也。分,了,分即分。谓此法,各有支派分齐也。一、择觉分,谓拣择诸法之真伪也。二、精进觉分,谓修诸道法,无有间杂也。三、喜觉分,谓契悟真法,得欢喜也。四、除分,...与部派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实践论。其中的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、八正道等内容,都规范了佛教信徒现世的人伦实践,原始佛教经典中,多处提到此三十七道品所体现的是佛法所倡导的信、戒、闻、舍、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3052177.html
  • 现代中国佛学研究方法论反省

    缘行、行缘识、识缘名色、名色缘六入、六入缘触、触缘受、受缘爱、爱缘取、取缘有、有缘生、生缘老死、老死缘无明……)与“三十七道品”(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、八正道)。[ix]原始...曲解证据皆认为不德。五、最喜罗列事项之同类者,为比较的研究,而求得其公则。六、凡采用旧说,必明引之;剿说认为大不德。、所见不合,则相辨诘,虽弟子驳难本师,亦所不避;受之者从不以为忤。八、辨诘以本问题为...

    冯焕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4252302.html
  • 以阿含经来振兴台湾佛教思想

    、八正道,这些名目亦离不开戒定慧。而大乘佛教的修行德目主要是般若经的六波罗密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),成唯识论将之扩大成十波罗密(加上方便善巧、愿、力、智),原理上也不离戒定慧的。...公开审订不只一次。  阿含经的公开审订不只一次。第一次应当是佛陀入灭后的第一个夏季,由五百阿罗汉聚会在王舍城外的叶岩,以大迦叶为上首,阿难诵出经,优婆离诵出律,经过大家公开确认而成。第二次是佛入灭后...

    宋泽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3552962.html
  • 佛教部分有关"三"的名词简解

    足;由定开发无漏真慧,即五根、五力、;从无漏慧修戒顶慧法满足,即八正道。  71、三障:惑为烦恼障;业为业障;苦为报障。  72、禅定分三种:(1)身定:反观自身,使不犯过。(2)口定:寂然静默...的菩萨位;第二个阿僧祗劫证十地的地,即从初地证到地。第三个阿僧祗劫证后三个位次,即八、九、十地。等以上不算,圆教十住的初住以前不算。也不算十信位的。  105、佛教规矩三要素:第一、恭敬的(意)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2053831.html